爱尔新闻

首页 > 诊疗项目 > 青光眼专科 > 诊断治疗 > 青光眼药“断供”危及两千万患者 专家呼吁保障机制

青光眼药“断供”危及两千万患者 专家呼吁保障机制

时间:2017年04月07日     作者:武汉爱尔

  图为:国产丝裂霉素(资料图片)   楚天金报讯 武汉33岁的女白领文静(化名),曾因患青光眼在外地医院做过手术。前不久她病情恶化,右眼几近失明,只有左眼能勉强看见。日前,她到武汉协和医院就医时得知,自己前次手术效果不佳,是因为没有用一种名


  图为:国产丝裂霉素(资料图片)  
 

 楚天金报讯 武汉33岁的女白领文静(化名),曾因患青光眼在外地医院做过手术。前不久她病情恶化,右眼几近失明,只有左眼能勉强看见。日前,她到武汉协和医院就医时得知,自己前次手术效果不佳,是因为没有用一种名为“丝裂霉素”的药物,但目前武汉多家医院已经断供。

国产丝裂霉素断货——女子花高价到香港买药却不能用

即将再次面临手术的文静,这次花了800元港币,从香港买回印度产丝裂霉素(10ml装),希望协和医院专家能给她用。可是这个要求却被婉拒:国外药物没在国内做临床,安全性存疑。

据协和医院眼科张明昌教授介绍,经典的抗青光眼手术,是在眼球壁上切开引流通道,帮助引流眼睛里过多的房水,从而降低眼压。但术后一个月内,人体会自动修复伤口,导致通道闭合、眼压再次升高。为避免术后引流通道关闭,上世纪90年代,医院用上了原来一种抗肿瘤的药物——“丝裂霉素”。它能有效“延缓”引流通道创口愈合,保持引流状态,从而长期控制眼压。尤其是对修复能力极强的婴幼儿、青少年患者和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做手术,必须用药确保术后效果。在协和医院,每年约有600例患者实施手术,需要用到该药。

但是,从去年11月起,国产丝裂霉素在全国范围内停产,多家医院药房已经“断供”。目前,接受手术的青光眼患者只能被迫用之前被丝裂霉素替代的5-氟尿嘧啶,价格是丝裂霉素的三四倍,还需多次在结膜下注射,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,疗效也不如丝裂霉素。

据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青光眼科主任吴作红介绍,在青光眼手术高峰期,该院每月要接待患者100余例。凡是滤过性青光眼手术,国产丝裂霉素的使用率几乎达100%,药品断供对患者影响不小。为此,医院跟供货厂家联系过,对方口头表示只是临时断供,却再没有复供的消息。

国产药断供,能否用进口药?记者了解到,我国一直用国产丝裂霉素,尚无任何一种进口丝裂霉素被准入。国外药品进入中国,还需层层审批和临床实验,所以在短期内无法实现进口药“救场”。

廉价“药”频频断供——专家呼吁纳入国家储备保障用药需求

记者了解到,从上世纪90年代起,国产丝裂霉素开始进入临床,青光眼手术成功率从原来的40%提升至80%以上,它也被全球眼科医生公认为青光眼手术的“搭档”。

据武汉协和医院药剂科吴永剑药师介绍,此前,国内拥有丝裂霉素注射液生产文号的共有3家药企,分别是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、上海上药新亚药业有限公司、浙江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。前两家企业早已停产该药。去年6月,海正辉瑞制药给协和医院发通知函称,根据国家新版GMP的要求,该企业需进行技术改造、变更申请后,才可能重新生产丝裂霉素,但这需要较长周期,短期内无法再供应。“其实,用量少、价格低才是‘断供’的重要原因。”业内人士分析,国产丝裂霉素2毫克只要约十元钱,而且一支可供十个青光眼手术病人使用。国家对企业生产线要求越来越高,对于这类不赚钱的药,企业没有动力再为它升级生产线。

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青光眼科主任吴作红称,目前,青光眼总人群发病率约1%,有不可逆的致盲性,占据全球眼部疾病的首位,其中4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到2%。此药能否续供,关系到全国约两千万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效果。

其实,近年来,不只是丝裂霉素,一些廉价常用药、没有替代品的“救命药”也曾因各种原因出现短缺,如心脏手术用药“鱼精蛋白”、治疗心脏衰竭的抢救用药“西地兰注射液”、治疗儿童肿瘤的“放线菌素D”、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的“潘生丁”等多种廉价药都曾出现断供情况。

对此,多家医院的眼科专家呼吁,希望国家能在继续推进医疗卫生改革时,完善廉价“药”运作机制,通过立法的形式,保障人们的用药需求,保障廉价“药”可持续供给。(记者 高琛琛 胡彩丽 通讯员 涂晓晨 刘坤维 刘晓鸿)  

更多

医院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