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1年12月07日 作者:武汉爱尔
听信孩子看得清黑板,母亲固执地认为孩子视力正常,对老师的提醒置若罔闻,待到医院检查时,已有100度近视。眼科专 […]
听信孩子看得清黑板,母亲固执地认为孩子视力正常,对老师的提醒置若罔闻,待到医院检查时,已有100度近视。眼科专家介绍,儿童口中的“看得清黑板”可能是动用眼睛的调节功能所致,长此以往,会发展成为近视。
9月底,10岁的范范(化名)在学校体检时,检查出视力不佳,老师叮嘱家长记得带孩子去医院检查。拿着检查结果,金女士询问儿子能否看清黑板时,得到肯定答复后,金女士没带孩子去医院。
最近几周,范范看东西总是喜欢眯眼睛。上周末,金女士带着他到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检查后发现,范范已经有100度的近视了。
“怎么就近视?不是看得清黑板吗?”金女士十分纳闷。该院斜弱视与小儿眼科主任医师戴鸿斌表示,有不少家长面对孩子近视问题时很“倔强”,判断孩子视力是否正常的标准就是是否看得清黑板。如果遇到黑板或电子白板上稍小一些的字,孩子会眯着眼使劲看,这是孩子在动用眼睛的调节功能。青少年的眼睛调节能力很强,一使劲可能就看清了。但持续眯眼,会使睫状肌一直处于疲劳状态,从而加剧近视的发展。
不健康用眼和用眼环境的恶化是影响近视形成的重要因素。睡眠时间不达标、课后作业时间和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、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等不良用眼行为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。学生在户外的时间与空间都明显变少了,再加上电子产品泛滥,学生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,这些都增加了青少年近视的风险。
戴鸿斌提醒,早监测、早预警、早干预是解决近视问题的关键,家长需要建立正确的近视防控意识,除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筛查,还要保证孩子每天充足的户外活动。